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刁海青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高校是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的核心阵地,在思政教育中承担着培育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在以文化为纽带的背景下,高校依托课程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实践育人活动等方式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围绕高校思政教育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多维度、多渠道的文化自信教育路径,希望切实助力学生深植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价值
(一)赓续精神血脉,夯实文化认同根基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肩负起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能从根源上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目前,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讲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能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此种认同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其在社会发展中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同时,教师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帮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坚定理想信念,守护文化根基,并深植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激发创新活力,注入时代发展动能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创新的活力与动力,文化自信强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新时代背景进行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此种形势下,在思政教育中解析经典文化案例,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价值,从而提升思政课堂吸引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还有利于学生从文化根源中汲取智慧,开拓创新视野。
(三)涵养理性思维,构筑价值判断坐标
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加大文化自信培育力度,能进一步涵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其构筑科学的价值判断体系。在多元文化交融和思想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容易受到片面信息的影响,而文化自信能提供稳定的精神依托。在学习和实践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生能掌握理性分析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明确自身的价值立场。同时,在建立此种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还能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问题中作出科学的判断,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坚持文化自觉,塑造理性思维,践行责任担当。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一)依托课程思政创新,探索文化自信育人新路径
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教师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形式,构建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即可进一步拓宽文化自信的培育渠道。
在实践中,高校需要从整体上革新课程体系,打破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之间的割裂现象,使思政要素在不同课程中自然地融入,并相互贯通。针对当前思政要素在课程设计中散乱无序的问题,高校应明确其文化来源与内在逻辑,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特质的文化格局,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高校应着力强化主干思政课程的内容整合,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如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内容,全方位地渗透中华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丰富文化案例、创新内容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与当代意义,从而自如地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提升学生在多元文化中的辨别力与选择力。此外,高校的课程思政强调“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原则,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坚守文化主体性时,需探索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教学手段,将中华文化融入情境化、互动化的学习场景中,使文化自信教育目标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更加高效地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
(二)借力数字技术赋能,开创文化自信传播新维度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能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构建多维文化自信培育场景。如高校构建多层次的数字化平台矩阵,链接娱乐、社交与知识等维度的平台生态,借助学生频繁使用的短视频平台以及教育类平台渗入文化自信培育内容,即可打破平台间的壁垒,建立内容联动机制,将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高校需注重整合主流文化资源,利用数字化平台的优势深度加工与融合“四史”教育、红色文化,并用微视频、互动问答等创意表达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师生的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维护中华文化的话语权。此外,高校需锚定功能性最佳的数字化平台,打造文化自信培育的“主场景”。如利用“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避免出现信息冗余与负面干扰的现象,为学生提供清晰而积极的文化认同路径,在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同。
(三)激活优秀文化资源,构建高校文化自信新生态
在思政教育中,高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需激活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体验文化认同和深度学习文化的机会,拉近文化与现实的距离。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霍去病、岳飞等人物及其精神内涵,因历史久远或叙事抽象,难以直接引起学生共鸣。为此,高校需要将这些文化符号与现代社会议题相结合,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家国责任、中美贸易博弈中的民族精神以及乡村振兴中的集体担当,将古代或近现代人物的精神延展到当代社会情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这种鲜活的表达方式能激发学生对文化资源的兴趣,帮助其在思考现实问题时深化文化认同。此外,高校需加强顶层设计,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教材或读本形式,构建系统化的文化自信教育体系。在实践中,高校需从民族文化的文学、哲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中甄选优秀资源,结合校本特色开发文化自信教育的课程与专著。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举办文化自信主题活动,如利用征文比赛、辩论赛以及文艺展演等活动深化学生对文化资源的理解和认同,形成文化教育的立体化格局,使学生在文化认同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文化自信的可持续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四)融入实践育人场景,厚植高校文化自信的根基
实践育人是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路径,学校组织社会文化活动,整合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刻体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在实践中,高校鼓励师生主动融入社会文化活动,参与当下文化复兴的潮流,可从根源上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例如,当今的“汉服文化”正成为社会热潮,高校可借助这一契机,将汉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设计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服、学士服或在校庆、传统节日、运动会等活动中倡导师生穿着汉服。如此一来,学生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并在社会文化潮流中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又如,高校可以主导组织集体性实践活动,并与地方政府或社会机构合作,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追寻红军足迹”社会实践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近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鲜活实践,并在社会观察和切身体验中将文化认知内化为个人情感与价值追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可见,文化自信培育内容融入实践育人场景,能真正地将文化自信教育从课堂延展到社会中,并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为学生构建扎实的文化认同根基,并推动思政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创新教育形式以及深度融入实践场景的基础上,高校能为学生提供增强文化认同与培养文化自觉的广阔平台。为此,在日后的高校教育及发展中,相关部门仍需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更多守正创新、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力量,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基金项目:“2023年西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