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异物、触电、溺水 儿童发生意外后该如何应对?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陈振杰副主任医师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对于家长来说,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应对和处理,对于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
这种玩具造成的伤害每年都会遇到
孩子误吞异物怎么办?
孩子不慎吃下不该吃的东西就是医生所谓的“消化道异物”,消化道异物75%发生在4岁以下儿童,通常大多数消化道异物能自行排出体外且预后良好,但有20%~30%患儿需接受消化内镜治疗,1%需要外科手术。
消化道异物这事可大可小,如处理不当不规范,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黏膜溃疡、消化道梗阻或穿孔、腹膜炎、脓毒症,甚至发生大血管破裂而导致患儿死亡。硬币是儿童最常见的异物,其他包括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磁性异物、别针、螺丝钉、弹珠、骨头、食团、毛发等。
近10年来,纽扣电池、磁性异物等高危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尤其是磁力珠这种玩具,我们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误吞磁力珠的孩子,严重的甚至造成了肠穿孔,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异物依据形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钝性异物:以硬币最为常见。
2)尖锐异物:常见的有枣核、螺丝钉、张开的别针、牙签。
3)纽扣电池。
4) 磁性异物:如磁珠、磁棒。
钝性异物属于非高危消化道异物,伤害的风险相对较低,以食管部位的嵌顿为主。而毗邻重要器官与大血管的异物、腐蚀性异物、尖锐异物、磁性异物这些属于高危异物。纽扣电池造成的严重危害主要为电灼伤,可引起食管腐蚀坏死和穿孔,电池长期滞留消化道还会出现腐蚀性物质渗漏,致食管损伤甚至穿孔。尖锐异物易引起消化道穿孔,导致消化道出血。虽然单个磁性异物风险较低,但1次吞入多个磁性异物或1个磁性异物合并其他金属异物时,有可能在胃肠道不同部位因互相吸附造成多处消化道穿孔或肠梗阻,肠穿孔率高达一半以上。
如果孩子误吞了纽扣电池、管道疏通剂等,要速速送医。如果是食品干燥剂(几乎无毒)、水银温度计咬碎后之类的少量水银误服等,可以密切观察,多喝一些牛奶,一般没有大碍。
儿童触电后,如何急救?
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如何防止好动的孩子触电,其实根本原因是:儿童缺乏对电的认知,不懂安全用电知识。他们爱玩弄电器或电灯的插头、插座、电线。好奇用手指、钥匙、硬币、别针等掏挖电器插座。电线断落时,不知躲避,甚至用手触摸。
孩子触电后,轻则肌肉痉挛、身体弹跳,重则休克、脏器损伤,甚至心肺骤停,导致死亡。家长们需要知道:电压只有12V以下是安全的,电压越高越不安全;交流电比直流电损伤大;潮湿和皮肤破损时候电阻小,危险更大。
通过左手触电比通过右手触电更严重,因为这时心脏、肺部、脊髓等重要器官都处于电路内。电流自一脚进入经另一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相对较轻。
如果发现孩子触电,家长首先要关闭电源,比如迅速采取拔去电源插座、关闭电源开关、拉开电源总闸的办法切断电流。再利用干燥的木棒、木杆、手杖、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瓷器、皮带或绳子等绝缘物,将接触孩子的电线迅速挑开分离。
患儿的手部如果与电线连接紧密,无法挑开,可用大的干燥木棒将触电患儿拨离触电处。绝不能用手直接去推拉触电患儿,也不能用潮湿的物品去分离。
如果患儿没有了心跳呼吸,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第一时间打120请求帮助。平时一定要反复教育孩子安全用电,家中的电器要用正规产品,保障质量,接线板和墙上面板要选择具有插口保护板的新国标插座。
家中、幼儿园都有可能发生
儿童溺水有2种情况
溺水是因液体进入而导致呼吸损伤的过程。大家一般能想到的溺水大部分是在河、池塘、游泳池等处发生,其实幼儿园和家里的浴缸、水盆、水桶等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导致孩子发生溺水,只要水面淹没过口鼻气道,导致患儿无法呼吸,产生缺氧,都是广义上的溺水。
“溺水”可分为2类:1.淹没:头面部朝下,或沉底、完全缺氧。2.浸泡:头部(呼吸道)至少是位于水面之上,会误吸,但气道尚开放,为不完全性缺氧。
溺水救起后,如果患儿没有呼吸心跳,不用专门想办法除气道中的水(比如用倒置法或者海姆立克法除水是没必要的,且后者还有危险),而应该第一时间呼叫帮助并进行心肺复苏。
陈振杰
浙大儿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任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儿童基础危重症支持课程(PFCCS)培训教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重症呼吸和机械通气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儿童危重症疾病的诊断处理和抢救,对小儿感染性疾病、脓毒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暴发性心肌炎、多脏器功能衰竭、儿童意外伤害、急性中毒等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呼吸机应用、血液净化、体外膜肺(ECMO)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