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大桥印迹:从望江兴叹到美好记忆

徐东秀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三都大桥位于都柳江畔,坐落在县城朝南方向,是最早连接县城和南部乡镇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通往独山、荔波的交通纽带。承载着几代人美好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贵州兴修了2条重要公路,形成东西横贯,南北连通的公路网。但是三都自治县城位于都柳江畔,每遇洪水期间,公路渡口停渡,行人必须绕道,车辆却无法进出。长此下去,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两岸各族人民,往往望江兴叹,非常渴望在这个渡口上架起一座桥梁。1977年3月,城关大桥(原来的三都老大桥)破土动工,1979年1月竣工通车。通车典礼时,汉族、水族、苗族、布依族等各族群众和各方代表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共庆三都大桥的顺利竣工。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的多部志书也对三都大桥进行了详细记载,让今天的人们了解到三都大桥的风雨历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简编本)》记载:三都大桥位于三都至荔波公路的三都县城南,跨都柳江,系上游约3公里的三郎渡改桥。桥全长207米,主跨3孔跨径50米的双曲拱桥,是黔南州最长的桥,北岸桥台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后座式组合桥台。于1977年3月开工,1979年1月竣工通车。

《黔南州志·交通志》记载:三都大桥,位于三都至荔波公路的三都县城南,跨都柳江,系上游约3公里的三郎渡改桥。桥全长207米,主跨3孔跨径50米的双曲拱桥。由省交通厅投资,三都组建大桥工程指挥部,按民办公助方式,组织民工修建。于1977年3月开工,1979年1月竣工。投资75.4万元,用劳力18.2万个工日。大桥是本州最长的桥,北岸桥台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后座式组合桥台。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第一轮)记载:1977年动工修建的三都大桥,造型美观,费省效宏,国家投资79.67万元,收回材料4.3万元,实耗资金75.37万元,投入劳力18.2万个工日,组织机关和居民义务劳动6000个工日,于1979年元月竣工。大桥全长207.2米,高13.21米,桥宽11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边人行道各2米,荷载15挂80吨),是沟通独山、荔波和境内南部水族聚居地区的交通纽带,并给县城增添了游憩场所。

《贵州省志·交通志》记载:“1977年修建三都大桥时,为开挖桥基,撤除壅水坝,码头水位下降,船舶靠泊困难;兼码头前沿泥沙淤积,影响装卸作业。1984年,再次修复壅水坝及码头。因受大河、红岩两电站闸坝碍航影响,水运未兴。”

《水族百年》三都篇,有一篇文章为《我与三都大桥》,作者名为陈邦典,他是一位离休干部,在这篇文章中,他回忆了三都大桥的建成历史。

他在书中讲述:自1949年解放三都县城到三都大桥建成,经历了30多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普安区一位民兵,在漆黑的夜晚渡河值勤,不幸落水殉职。黔南州交通局派来大桥做技术总管的赵志斌,到工地检查施工,从脚手架上滑跌下来,折断五根肋骨,送到贵阳医治,病未痊愈,就赶忙出院直奔工地指导。县幼儿园园长张德芳,领着少儿到都柳江边演出节目鼓舞士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三都大桥施工进度飞快发展,日浇灌混凝土数量不断提升,各项工程相应跟上。经过23个月的奋战,三都大桥于1979年1月竣工验收。从此进出三都自治县的汽车结束了船渡的历史。

2016年1月开始,在三都招商引资政策的带动下,贵州金桥置业有限公司开始改造三都大桥,项目名称为三都民族风情廊桥建设项目,在老大桥两侧新增加拱桥各一座,并加高四层,为上承式杆栏式仿古民族特色廊桥,主体建筑总长190.5米,宽20-23米。配套垃圾池、公厕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并在南北桥头兴建两个停车场,2017年11月建成使用。

三都民族风情廊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交通、商业、文化汇聚一体,并巧妙地与中国·三都水族文化风情街、生态都柳江、风雨桥及凤凰山公园等城区内的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筑成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2022年8月2日,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三都金桥商业街列入黔南州第一批州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单位名单进行了公示。

如今的三都金桥商业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繁华热闹。成了广大群众和外地旅客休闲购物娱乐的好去处,在三都大桥建成后的40多年岁月中,三都也陆续在县城的都柳江两岸新建了三座大桥,这些桥梁的建成,让三都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让三都与外界的人员、经济、商贸流通更加顺畅,三都大桥也成为三都中青年及老一辈人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