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评】东湖评论:网聚校园青春力量,展示荆楚文化风采

12月4日,2024年湖北省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秘书处(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该活动将于12月中旬在华科大举行,活动承载着高校育人新使命、网络文化发展新方向,更蕴含以青年为纽带激活长江文明、荆楚文化的深层价值。

从校园至云端,筑牢高校网络文化阵地。高校本就是思潮汇聚之地,以往校园文化传播受限,互联网普及后,高校网络文化应运而生,成为师生交流、创意迸发的新空间。近期面向省内133所高校、207万名大学生征集作品,便是高校网络文化蓬勃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起初,它只是学生自媒体分享、课程线上讨论,形式零散;而后逐步发展,涵盖优秀网络主题宣传、文化品牌打造、短视频创作等多元领域,走向成熟。如今各高校新媒体账号百花齐放,校园趣事、学术前沿、青春感悟等内容借助网络广泛传播,学生化身“网络达人”,用镜头捕捉校园四季、用文字剖析社会热点,在网络平台勾勒出一幅幅绚丽青春图景。这既拓展校园文化外延,又打破高校间“围墙”,助力优质资源、先进理念在全省高校间的互通有无。

以文化润人心,激发优秀网络作品效力。此次活动征集的优秀作品,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为青年学子筑牢精神根基。这些作品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在于它们有创意、有内涵、有温度。创意是吸引青年目光的“敲门砖”。在短视频赛道上,学生们巧用特效、新颖叙事,将晦涩知识趣味化,把宏大历史微观化,如有的短视频穿越千年,借古喻今讲述荆楚大地传奇;内涵是作品的“硬脊梁”,承载着学术沉淀与思想深度,高校学者出镜解读前沿科技、剖析经典文献,引导学子深度思考;温度是赋予作品直击心灵的力量,那些记录支教点滴、展现宿舍温情的画面,唤起同龄人共鸣,让相隔千里的学子心贴得更近。这些作品在日常网络浏览中,春风化雨般引领青年树立正确三观,凝聚起团结奋进的青春力量。

网聚荆楚风韵,驱动地域文化传承引擎。“网聚长江文明力量 绽放荆楚文化风采”为主题的活动,紧扣高校网络文化的地域特色与时代担当。长江文明、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瑰丽迷人,从神秘浪漫的楚风漆器到豪迈奔放的楚辞诗篇皆为文化珍宝,高校学子扎根于此,有着传承发扬的天然优势。借助网络平台,学子们将古老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创作。打造优秀网络文化品牌时,不少高校妙招频出:深挖本地非遗,线上直播剪纸、楚绣,让濒危技艺重焕生机;有的巧借热门手游、动漫,植入楚文化元素,吸引无数年轻粉丝追捧,让传统文化成功“破圈”。网络打破时空束缚,湖北高校学子化身文化使者,传递荆楚文化名片,使其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激活文化传承的“一池春水”,助力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再绽华光。

技术赋能思政,“互联网 + ”教育呈新范式。活动首次搭建“赛事系统 + 专题网站”展示平台,这一创举将“互联网 + 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传统思政教育多依赖课堂讲授,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契合青年“网生代”多元信息获取习惯。如今,线上平台登场扭转乾坤。赛事系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从筹备作品到参与竞赛,全程是思政教育实践。学生调研荆楚红色历史创作红色故事短视频时,爱国情怀悄然扎根;专题网站整合成果、实时更新,成为思政学习“云端资源库”,学生随时随地能汲取精神养分。教师也可借此精准洞悉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互动答疑,革新思政教学方法。这种模式打破思政教育刻板印象,让思政课堂从教室延展至网络各个角落,增强育人实效,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迈向全民共享,高校网络成果辐射社会。12月中旬的成果展示活动,分为作品展及展演,形式多元、面向大众。这意味着高校网络文化成果走出校园“象牙塔”,迈向社会大舞台。展板陈列彰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阶段性硕果,情景剧则生动演绎网络创作背后故事,拉近与普通观众距离。当观众漫步其间,感受青年学子朝气与智慧,实则是一场全民网络素养提升之旅。社会能从高校优质网络文化中汲取创新活力,反思网络传播之道;高校也在社会反馈里找准文化创作“风向标”,持续优化输出内容。未来,这些成果若能广泛融入社会教育、文化产业,将形成高校助力社会发展、社会反哺高校成长的良性循环,最大化释放网络文化红利。

这次活动是一场进行时的文化盛宴、育人探索。它立足当下网络文化生态,深挖高校潜力、厚植地域文化,用技术赋能思政,向社会递出青春名片。随着活动启幕、后续影响持续发酵,它必将成为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标杆范式,源源不断滋养青年成长、助推社会进步,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孕育文明、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