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绿色职业,助美丽中国减碳增绿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 马梦阳】编者的话: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职业应运而生,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名—100万名。目前的相关从业者仅为10万名左右,存在较大人才缺口。近日,《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碳排放管理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等“绿领”人才,听他们讲述为美丽中国减碳增绿的故事。
碳排放管理员:“绿色卫士”助企业降碳
控制企业碳排放额度,是不少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在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买卖”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主流。作为伴生职业,“碳排放管理员”功不可没。碳排放管理员是指从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33岁的陈先生(应采访对象要求,此处不具名)是深圳绿色交易所的一名员工,主要负责碳交易、近零碳方面的工作。
什么是碳交易?陈先生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不同于产业补贴,碳交易机制是一种市场化机制。深圳目前共有7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根据工业增加值等一系列数据,每家企业获得政府分配的碳排放份额不同。碳排放有盈余者,可以“卖碳”,出现缺口的则必须“买碳”。深圳绿色交易所是深圳唯一的法定碳交易平台,在这里,碳排放管理员每天都在密切关注或者经手“绿色交易”。陈先生将这一职业描述为“绿色卫士”。
陈先生曾在金融机构工作,“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之后,看到碳交易的发展前景,我就决定来到交易所。”据他介绍,他们不仅负责企业的碳交易工作,还会设计节能降碳方案,协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降低企业的碳排放。他曾作为团队骨干人员,为某医药公司编制近零碳生产基地的方案,帮助其在2023年减碳逾800吨。他还牵头设计了碳普惠应用小程序,用户可以在该小程序上通过打卡绿色低碳行为降低碳排放。
该所员工毛女士今年27岁,她一天的工作与陈先生稍有不同,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交易所的前台岗位,接听业务电话解答碳市场相关企业疑问,如深圳重点排放单位有关报告递交、配额发放及履约相关咨询;二是面对碳市场不同参与主体,全年开展能力建设项目,提高企业对碳排放市场运营的意识。
“碳排放管理师是个新兴且具有战略意义的职业,要求掌握的内容广泛且复杂。”毛女士说,目前并没有大学开设这门课程,如果想做这方面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能源和经济方面知识,还要能熟练运用数据分析软件。陈先生表示,像绿色咨询人才最好有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储备,绿色金融领域则最好有银行、证券等相关工作经验。
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给建筑“问诊把脉”
城市建筑尤其是商业建筑的节能降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科学降低建筑的碳排放?一群职业专家正在给建筑们“问诊把脉”“开药方”。
在中国北方某高校,教室空调不再是全天候打开,遥控器也不再是放在桌上“任人掌握”。而是根据学生课表以及天气气温情况,自行开关或由幕后管理者统一调度。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出现,为整个校园策划了一套“绿色方案”,从升级换代最匹配的节能设施,到构建能够让设备实现自控的智能系统……如今,该校园每年减少碳排放约3500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属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益民将“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比喻为“建筑能耗医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职业主要职责是找出建筑运行能耗及碳排放量高的原因,针对“病因”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在采访时感受到,这一工作既“简单”又“困难”,“简单”到需要操心下班关灯、关电脑这些基本问题,而定期分析能耗变化情况、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又极为“复杂困难”。
实际上,相关职业并非近些年才出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属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工程咨询院低碳所所长邓高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措施的加强,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单个建筑,意味着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对于整个建筑行业,它推动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那么,加入这一职业需要哪些素质?刘益民以个人经历介绍说,他大学读的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即原来的暖通空调专业。想成为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需掌握暖通空调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知各个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方式,同时掌握能源审计、碳排放量计算等知识,了解能耗模拟、构建数学模型等方法。“既要有专业深度,也要有知识广度。”他建议,专业知识要掌握牢靠,因为它与实际工程间的“粘性”很大,专业知识牢靠将来可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学习的广度,电力、控制、软件开发等均是较好的方向,“只有与相关专业融合,才能做一个‘好医生’。”
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打造蓝绿交织的空间
北京延庆区蔡家河流域,是北京首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中的大尺度森林湿地板块之一,也是张曼胤团队早期完成的一项湿地修复工程设计。秋高气爽时,这片湿地美丽如画,现已被纳入到“延庆阪泉体育公园”中。早在2013年,张曼胤和团队人员承接了一部分蔡家河湿地恢复设计工作。“我们的项目区曾经属于蔡家河的洪泛区,后被开垦成稻田和玉米地,但这个区域还有一些泉眼,水源相对充裕,因此比较适合设计做湿地恢复。”据张曼胤介绍,这块湿地并没有按照常规设计成一个特别大的水面,而是由多个蜿蜒的溪流和泡沼组成的湿地,“它像多个串珠状小型‘泡沼’组合在一起成网的设计,自西北向东南漫流,总体形成了一个蓝绿交织的湿地空间。”张曼胤说。
参与诸多湿地修复项目的张曼胤是新职业“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人。他首先向记者介绍这一职业:“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类比成‘湿地的医生’。”
张曼胤进一步介绍说,具体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湿地的本底进行调查,评估湿地健康状况,如果是退化的,那要弄清楚退化程度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等;二是针对某些区域或者具体到某一块湿地编制湿地保护修复规划或实施方案,也包括设计和管理湿地保护修复施工工程,并对工程实施进行指导;三是制定湿地保护管理计划;四是监测评估湿地保护修复成效。
“当然,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涉及方面很多,也很复杂,技术人员在实操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张曼胤说,首先就是湿地恢复的水量和水质要得到保障。相较来说水量比水质更重要,水质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措施来改善,但如果水量得不到保障的话,湿地是很难恢复起来的。其次,既要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又要兼顾周边社区的发展需求,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技术层面的一些难题也会导致湿地修复设计方案和最终施工效果之间有很大差异。
“目前来看,整个湿地修复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张曼胤拿他自己举例说,“我们一个工程方案里提出采用土壤种子库恢复措施,但是造价系统里没有该类目的定额或收费标准,因此很难核算;再比如我们在湿地修复中会选一些乡土植物,但是造价系统里没有这些植物,因此在核算造价时又会带来一些困扰。相比而言,国际上有些国家的市场已较为成熟,可以提供很多种类产品,比如配比好的湿地植物种子包,撒播到湿地里会生长出比较自然的植物群落,但国内目前几乎找不到此类产品。”
正是因为看到了国内一些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存在园林化的趋势,以及修复成本难以定量化核算等问题,张曼胤很早就认识到这一行业需要慢慢规范,如果产业链建立起来的话,上述问题可能改观。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把相关职业进行规范,张曼胤连续两年建议将“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纳入新职业,2022年,“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入选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也开始施行,“国家对湿地保护和修复越来越重视,从法律及配套制度、资金投入和工程技术人才保障等多方面进行支持。”张曼胤说。
张曼胤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生态学是非常关键的,但湿地修复涉及多个学科,有环境科学、地理学、林学和水土保持等背景的学生也可以考虑这一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