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丨那些老物件里的家风故事
编者按
母亲用了多年的缝纫机、爷爷背得褪色的邮差包、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些老物件,看起来稀松平常,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们就像是一本本无字的日记,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希望与梦想,传承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家风。
在“‘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4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活动中,有许多投稿作品,讲述了与家里老物件相关的故事。本版选取部分作品予以刊登,共同感受背后的家风故事。
母亲的缝纫机
高玲玲
前段时间老家装修,承载着三代人家庭记忆的老房子在白墙、瓷砖的装饰下,一改往日灰头土脸的形象,变得熠熠生辉。唯独母亲的那台老旧缝纫机,仍默默待在西屋的老地方,虽然满身“伤痕”,与新装修好的房子格格不入,但母亲依然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随时准备与它并肩奋斗。
我的母亲是一名裁缝,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她与缝纫机形影不离。母亲的裁缝技能是跟姥姥学的,一开始只是为了挣点工分,满足家人和街坊邻居生活需要。后来,母亲对做衣服越来越有兴趣,到结婚时,家里给她的陪嫁就是一台缝纫机。
记得小时候,家里总是很热闹。母亲做的衣服合身又便宜,周边村的人都爱找她做衣服、改衣服。在母亲的“工坊”里,缝纫机的“嗒嗒”声、锅碗瓢盆声、谈笑声总是掺杂在一起,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从小耳濡目染,我早早学会了基本的缝纫技能,成了母亲的小帮手,锁边、熨衣服、缝补等技法,让我受益至今。
全村人都夸母亲能干。我却深知,这份能干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辛劳。为了掌握专业的缝纫技术,她在寒冬腊月骑行16公里到其他村里学习,双手冻得像窝窝头一般。白天,母亲在田间辛勤劳作,夜晚,坐在缝纫机前忙着做衣服。无数个夜晚,月光如水,灯光微弱,她在窗前那专注的身影,总让我眼中泛起泪光。
母亲不知疲倦地蹬着缝纫机,像踏上了一条追求幸福之路。从白天到夜晚,从春天到冬天,从年富力强到满鬓白发,从两口之家到儿孙满堂。她一直蹬着缝纫机,生怕一停下,红火的日子就会失去。母亲用汗水浇灌了我们姐弟三人的成长土壤,也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在父母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下,2004年我们家成了村里首批翻新旧居的家庭之一,也是最早购置摩托车和安装暖气的。那时,母亲手上的冻疮和脸上的冻伤慢慢好转,只是一到冬天仍会肿胀和瘙痒。再往后,母亲买了一台电动缝纫机,做衣服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尽管视力开始模糊,她的干劲却越来越足。母亲常说,人要有一股子劲儿,拼命的劲儿、不服输的劲儿。
在她的影响下,我的心中也孕育了一颗“努力”的种子,让我在18年的求学生涯里,丝毫不敢放松、懈怠。因为我深深明白,如果不是母亲日复一日地辛劳,如果不是她和父亲为我蹚开了一条改变命运的路,我都不知道今天自己会在哪里。
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东风,广大农村迎来发展的暖春。机械化种植收割等技术大大缩短了田间劳作时间,母亲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日子逐渐减少,而她制作衣服的副业也逐渐转变成了主业。母亲变得更加忙碌,但她的精神状态却越发饱满,完全不像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她就像一个陀螺,不知疲倦地旋转着。
时光荏苒,世事更迭。母亲年龄大了,她的缝纫机也老了。尽管如此,这台缝纫机却承载了一代人勤劳奋斗的岁月印记。
母亲说,缝纫机显得过时了,是因为时代发展快,生活进步快,这是好事。然而,母亲心中还有一句话未曾明言,那就是:奋斗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缝纫机”,一台永不过时的“缝纫机”。只要撸起袖子,脚踏实地地干,就能拼出“锦绣”人生。我们相信:人不负时光,时光也定不会辜负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作者单位:河北省妇联)
爷爷的邮差包
樊晓宇
爷爷家的墙上总是挂着一个灰绿色的邮差包,它的“年纪”比我还要大很多。岁月的磨砺让它失去了往日的颜色,就像爷爷——显示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态,却也透出一种时间沉淀后的庄重。
小时候我曾问父亲:“为什么爷爷搬到哪儿都要带着这个邮差包?它已经老旧得和新家显得格格不入了。”父亲对我语重心长地说:“或许它再也不能装任何物品,却承载了你爷爷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坚守一辈子的原则。”
我小时候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个邮递员,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巷子里,这个邮差包就挂在自行车前杠上,我坐在后座。那时它还是崭新的绿色,随着车铃的叮叮当当,摇摇晃晃,一开一合,给街坊四邻送去远方的家书、清晨的报纸。
在那个通信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爷爷的工作还是很体面的。他是乡亲父老和外界连接的纽带,从这个小县城之外寄来的东西都要经过爷爷的双手。爷爷的人际关系也很好,他和街坊邻居都相处得很融洽,大家总是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在走的时候,也总是想方设法给他带些东西,有时是几颗鸡蛋、有时是新鲜蔬菜和当季瓜果。
可爷爷从没有收过任何东西。看着爷爷把红彤彤的苹果还了回去,后座的我急得差点儿哭了出来。爷爷笑着说:“翠翠想吃苹果了吗?那爷爷去给你买一个。”“阿姨给你怎么不要?都不用花钱,那个阿姨还让你下次先给她送报纸呢。”我噘着嘴嘟囔道。爷爷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而且,我们每天送邮件的路线都是有规定的,如果改变了一家,那家家的顺序就都变了,这样对别人不公平,要守规矩。”我羞愧地低下了头,送苹果的阿姨也笑着对爷爷说:“樊师傅,我理解啦,咱们还按规定路线送。”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爷爷载着我重新上路,絮絮叨叨地和我说:“丫头,你要记得,这样的‘好意’收不得,来来回回之间,原则和人情就会模糊了界限。”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看着落日余晖照在邮差包上,像镀了一层金色的光。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是我长大后参观邮政博物馆时看到的一句话。它让我想起了爷爷,他早已从邮递员的岗位退休多年。那个曾经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小老头,如今再也骑不动那辆自行车,也背不动他那绿油油、沉甸甸的邮差包了。然而,爷爷对工作的执着和他那正直的为人原则,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信件,从我的童年一直传递到现在。(作者单位:康保县纪委监委)
传承
窦燕东
在我的家中,摆放着一个老算盘,绛红色的边框显得十分古朴,珠子磨得光滑发亮。这个算盘见证了父亲年轻时的辛勤工作,至今已有五十多个春秋。
我的父亲退休前是国企的财务科长。在20世纪80年代,算盘是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下班后,他有时会把账本带回家,噼里啪啦地打算盘,一笔一画地记账,拨算盘清脆的声音,就像珠子落在盘子里,又像雨点打在玻璃上。我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他就会停下来告诉我,是在给公家算账,公家的账一分钱都不能算错。
闲的时候,父亲也会教我打算盘,背珠算口诀,什么“三下五除二”“六上一去五进一”……我觉得很难,父亲却说:“不要怕难,要静下心来算,不能有半点差错。一是一、二是二,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后来,在父亲的耐心指导下,我的算盘越打越好,上大学的时候,还通过了珠算四级考试。
1995年,我参加了工作,在税务局担任计划统计科的票证会计。单位提供了一个算盘,我的算盘功夫派上了用场,每月负责核算各类票证的库存、领用和结报数量,并逐笔登记在票证登记簿上。我常常左手翻阅账本,右手熟练地拨动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半天时间就能高效完成工作。
父亲总是告诫我:“当会计可出不得一点差错。心中有账,眼里无财,一分一毫都要算得明白。”我暗自笑,心想我算的是票证领发数量,又不是算税款。
后来,工作岗位调整,我担任税收会计,这回,可真真切切地算起了税款。税务局征收的每一笔税款,都会在我的账本、报表中体现,算盘已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器、计算机,然而父亲的话我却不敢忘记。
记得有一次,月底资金平衡月报表“来源类”科目和“占用类”科目不平差3块钱,我翻了一下午记账凭证,也没找到差错的根源,临下班给领导送报表,说了差错的情况,领导笑着说:“别人不知道,还以为你把这3块钱拿了呢!”
听了这句话,我感到万分委屈,忘记了是怎样离开领导办公室的。下班回到家,我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屋里,晚饭也不出去吃,父亲进来问我,我一五一十地说了下午发生的事,委屈的泪水流了下来。
“人生啊,就像卷春饼,不要急躁,更不能贪心。”妈妈的一句话,点破其中的诀窍。时间流逝,人一天天长大,慢慢地,我发现这里面其实还蕴含着人生哲理。
在检察院工作3年后,我来到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从事地方立法工作。这次人生转场让我深深感受到,在立法工作中,不管程序还是质量,都必须坚持高站位、严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每一部法律都为人民而立。立法工作者要是没有戒贪戒躁的意识、吃苦的精神,就做不好工作。
我决定坐上学习的“冷板凳”,立志成为立法工作的行家里手。为了搞清楚立法工作机制和事务流程,我深入学习人大工作基本知识,认真研究立法相关规定。为了搞清楚一个细节问题,我走进基层,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为了科学准确表达一个词句,我和同事们一起反复讨论、推敲打磨。
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高质量的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我不停地在思考,为什么立法、为谁立法、立什么样的法?怎样提高立法质量,让我们的法律更加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勤实践、多创新,我一步步走来,做出了成绩,受到了夸奖,却从不敢骄傲自满。我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立法工作的深情,秉持精益求精的匠心求索,为立法工作进一步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平凡的岗位上,戒骄戒躁、不贪不占、做好做实每一件事,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那个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的春饼,承载了老一辈人满满的生活智慧,我学会了,也正教给我的孩子们。(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稿件文字整理/高珊 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