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小巧灵”点亮智慧城市之光

□秦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而创新场景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正以前沿的科技应用重塑城市的运行肌理与服务模式,让城市更智慧更温暖更有韧性。

日前,我市召开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项目路演。会上,又一批由政府部门主导开发的人工智能“小巧灵”应用项目同台献“智”、各显神通。“救助通”应用项目,一键匹配各类救助政策,实现政策找人,防止困难人群陷入困境;“农房建管一件事”应用项目,实现全程网办,免费提供设计图集;“异常用水监测”应用项目,减少了漏损发现时间,堪称“节水神器”,四年就可省出一个“金鸡湖”……这些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凸显了政府部门的“数字+”“AI+”思维,拓展了人工智能在为民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的崭新应用场景,赢得专家评委点赞。

何谓人工智能“小巧灵”应用项目?顾名思义,它是指小型、灵活且有针对性的应用场景。比如生活中的智能家居控制、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工业领域小型机器人操作等。在智慧城市的宏大蓝图中,“小巧灵”应用项目看似微小,却能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智慧城市建设的磅礴力量。其一,“小巧灵”人工智能应用,不受限于庞大的资源和复杂技术,技术开发门槛不太高,一般的技术开发者能轻松参与,有利于促进应用市场的创新。其二,“小巧灵”应用项目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加速行业应用拓展。不同领域可快速适配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医疗服务中的快速诊断辅助应用,工业生产中简易故障排查应用等等。其三,“小巧灵”应用项目客户定位比较精准、用户服务更有针对性,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还能丰富居民生活体验。这样的体验利于扩大人工智能的用户基础,从而收集更多使用数据,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不断壮大、提升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质量和水平,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与创造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应当看到,城市是一种巨系统,空间密集、经济多元、人员流动快、未知风险多,苏州外来人口占比高、经营主体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数量多,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小马拉大车”的压力也大,数智化转型是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当下,我市正加紧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化改革两个建设行动,包括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5个专项建设在内的“1+5”整体框架也在加快构建。面对奔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我们必须顺应大势、把握规律。一方面,要树立“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融合发展的导向,扎实推进AI+建设和数字化改革,构建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企业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更加贴心暖心、个性化、全天候的政务服务,通过数智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充分释放苏州科技创新人才、技术的巨大潜力,鼓励引导更多企业运用AI手段,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瞄准智能、便捷、绿色、高效的生活需求,开发更多定位精准、运作高效,既有效果又有口碑的“小巧灵”应用项目,重塑城市生活细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随着更多场景的涌现与完善,人工智能“小巧灵”应用项目就能如点点繁星,点亮智慧城市之光,勾勒出一幅充满科技感与幸福感的未来城市画卷。